大观楼,位于县城四街中心。始建于明崇祯八年(1635),仿西安中楼格式。原名文昌阁。清康熙二十年(1681)重修。乾隆十年(1745)重修后称大观楼。又以位居四街中心,群众习惯称中楼。新中国建立后,1949年修东北角台座;1957年大修,亮椽揭瓦并油漆;1980年加固重修楼座;1981年彩绘外部。大观楼基座一层,楼阁二层。结构为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。总高24.55米,基座高6.40米。东南西北四周洞口题字“迎旭”、“览胜”、“瞻紫”、“拱极”。现存清乾隆李文汉《重修大观楼记》石碑一通,另外有雁字回文诗碑数通藏于楼内,文学、文物价值极高。中楼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近年来县委、县政府对中楼的周边环境进行了治理,新建的古槐广场和文庙已经成为广大群众休闲、娱乐及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,中楼以更新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游客。登斯楼也,县城全貌可尽收眼底。
地 址:户县文物管理处
电 话:029-84812505